2024年6月13日,《鹽堿地鮮米》團體標準立項評審會在芙蓉標準化小鎮標準化產業(長沙)創新中心2樓召開,標志鹽堿地大米產品進入了一個品牌化運營的新階段。
評審專家組由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處長王順其,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國輝、譚炎寧,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曉燕、副教授許艷霞組成,馬國輝研究員被推選擔任評審組組長。長沙市標準化協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湖南省現代農業企業協會、長沙袁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鄉一品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及希而思(長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本次立項評審會。
立項評審會現場
《鹽堿地鮮米》團體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長沙袁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前鋒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標準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可行性以及項目推進計劃。專家組成員審閱了相關立項材料,并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討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團體標準管理規定》、《長沙市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專家評審組一致認為,《鹽堿地鮮米》團體標準立項符合國家糧食產業發展需求,申請單位前期工作基礎扎實,技術內容和方案可行,一致同意該標準予以立項。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范小兵表示,鹽堿地綜合利用是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糧食安全戰略。中辦發[2023]44號文件對發展鹽堿地特色農業,提高鹽堿地綜合利用效益有明確要求?!尔}堿地鮮米》團體標準的制定就是落實這一國家戰略的具體行動,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將全力支持并深度參與標準的起草和推廣,賦能相關企業推進耐鹽堿水稻產業化進程。
田亞會長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表示:鹽堿地綜合利用是全球性難題,中國是全球第三大鹽堿地分布國家,覆蓋了全國17個省份,鹽堿地面積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開發潛力大,同時部分地區耕地鹽堿化趨勢加劇。水稻耐鹽堿性強、經濟效益高、生態效應顯著以及得到政策和技術支持,是鹽堿地種植的首選作物。我國有1億多畝具備水稻種植潛力的鹽堿地,但存在耐鹽堿研究領域研發體系不完善、力量分散和產學研脫節等問題,正在利用的不足5%,開發利用及增產潛力空間巨大。因此,亟需開展鹽堿地大米產品標準研制,促進鹽堿地土壤改良技術、耐鹽堿水稻品種選育、耐鹽堿水稻種植技術等的協同研究,以大米產品標準推動耐鹽堿地改良的技術和產業發展。
本次袁夢農業聯合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省現代農業企業協會、一鄉一品等專業單位共同制訂《鹽堿地鮮米》團體標準,是鹽堿地綜合利用標準化規范化的開始,協會期待相關單位通過標準賦能,為耐鹽堿水稻行業產品樹立品牌標桿,有序有效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效益,助推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